花草树木承载了百年办学的历史沉淀,见证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。拥有700余种植物的台科“绿色校园”,纵四季更替亦不掩生机盎然之态。诗者,天地之心也。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,即便“往事越千年”,情感依然相通,哲理依然鲜活,意境依然隽永,这就是中国人的“文化自信”。【嘉木学谭】让我们在学校的香园小径里邂逅绿植与诗词,看橙黄橘绿,蓄人文涵养,品嘉木精神,汲励志之意,淬炼青春,成就将来。
霜华重,见菊枝。
“铁骨不教秋色淡,满身香汗立东篱”,晚秋里,又到了“一生颜色付西风”的菊花大放异彩的时候了。
明丽黄、鲜亮紫、醒目橙、晶莹白,缤纷色泽只怕连东风桃李亦自愧不如。无论是晴空万里,还是秋雨淅沥,“春露不染色,秋霜不改条”,谁能拒绝这高品之卉明艳一秋的欣喜?
菊
——唐 郑谷
王孙莫把比蓬蒿[hāo],九日枝枝近鬓毛。
露湿秋香满池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
【微释义】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们不要把长在低洼处的菊花,视如普通的野草。重阳佳节之际,插在鬓发上朵朵俏丽。缀满露珠的片花,香气溢满水滨,它从来也不羡慕寄生在高处的瓦松。
【微学谭】初生的菊苗有点像蓬蒿,尽管长在杂草丛中,但它的清芬与高洁品质又岂是野蒿可以相提并论的?清幽的菊花默默地散播芬芳,带给人们视觉和精神的享受,不求高位,不慕荣利。
除却晴好的日子,一阵秋雨一阵寒,菊花在秋阴之际亦能带给人们别样的好心情。
饮黄岭云秋思轩
—— 明末清初 谭元春
秋阴淡泊入山迟,野草平窗香出篱。
架上书多多旧帙,始知秋夜默经时。
【微释义】满是阴云的秋日里,回到山中之屋,未经打理,野草已齐窗之高,菊花开在篱外,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书架上那么多的旧卷籍已久未翻阅,忽然意识到这样的秋夜更适合阅读经典之书。
【微学谭】寂寥之秋夜,放下手机,撇开电脑,捧一本心仪之书,“何须更待萤兼雪,便好丛边夜读书”,一书一茗东篱菊,秋阴与我两相宜。
“秋阴如梦不思醒,暮雨朝风亦自停。园里菊英三百本,争人瘦影入虚棂”。愿斯人如菊,在阴云风雨天里,默默积攒开花的能量,适时绽放,点亮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