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语】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作为浙江省绿化模范单位、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、台州市珍贵树种发展示范单位,我们学校拥有近700种植物。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。古往今来,人们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意蕴。让我们带着审美的眼睛,一起走进植物世界中的诗词天地,领略校园中的勃勃生机和清廉文化!
古书有云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当别的植物都开始收敛凋落,准备为次年蓄力待发之际,柑橘却以它的“岁寒之心”开始了明丽登场。在萧索的冬季里,蜜橘灿晚枝成了斜阳下最靓丽的一抹色彩。 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 岂伊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。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! 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? 【微释义】生长在江南的柑橘,过冬的时候树叶还能一片碧绿。不是因为江南气候暖和,而是橘树抗得住寒冷。橘树经得住严冬的摧残,不因岁寒而变节。本质上它一点都不比桃李差。 【微物语】屈原的《橘颂》“后皇嘉树,橘来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”体现了橘树始终坚贞不屈的精神 菊暗荷枯一夜霜。 新苞绿叶照林光。 竹篱茅舍出青黄。 香雾噀[xùn]人惊半破, 清泉流齿怯初尝。 吴姬三日手犹香。 ——宋 苏轼《浣溪沙·咏橘》 【微释义】秋霜后,菊花凋荷叶枯,新橘却在经霜之后更鲜亮,青色渐变金黄,让整片橘林都亮闪闪。竹林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。摘下一个剥开,香味扑鼻,品尝一口,橘汁在齿间如泉流淌。女子剥了吴地产的橘子,手上三日仍留余香。 【微物语】作者以“菊暗荷枯”反衬橘子“新苞绿叶”经霜后的鲜亮,以夸张的剥橘后三日手犹香,突出了吴橘之美味。更赞美了橘树经霜不凋的美好品格。 作为“南国嘉木”的橘树,在屈原的诗歌里体现了坚贞的爱国之美。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”累累果实挂枝头时,橘树在苏轼的诗词中展现了历经寒霜之后的丰收之喜。 岁末大雪时,品柑橘之美味,赏橘叶之青碧,颂橘廉之清风。
——唐 张九龄《感遇十二首(其七)》